欢迎来到上海海关律师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服务电话:400-821-3848

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为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发布时间】2025-10-11 17:26:32 【阅读数】


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为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幻灯片1.png



        A公司委托B货代公司,于2024年5月6日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出口共计9项货物,其中第4项自汞灯3200只,申报价格FOB2594美元,申报商品编号8539324090。经查,上述货物应归入商品编号8539324010,为国家禁止出口货物。
A公司委托B货代公司,于2023年6月10日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出口共计5项货物,其中第2项自汞灯1000只,申报价格FOB614美元,申报商品编号8539324090。经查,上述货物应归入商品编号8539324010,为国家禁止出口货物。



幻灯片3.png



     争议焦点: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为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幻灯片4.png


海关归类律师张严锋提示:
        汞(俗称水银)及其各类化合物由于具备催化、防腐以及提取等功能,在众多工业领域如化工、制药、金属冶炼、电子设备、军事以及其它高科技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日常见到的含汞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血压测量仪、照明设备、蓄电池和部分美容产品。


        尽管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普遍,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汞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它会以多种形式长期存留,并可通过大气进行远距离迁移。随着生物链的累积作用,汞能够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5),本案涉及的两个货物税则号为8539324090、8539324010,具体信息如下:


       商品编号8539324090,商品名称其他汞蒸汽灯,进口最惠国税率8%,进口普通税率20%,出口退税率为13%,进口增值税为13%;

       商品编号8539324010,商品名称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进口最惠国税率8%,进口普通税率20%,出口退税率为13%,进口增值税为13%。


        我国已成为《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亦称为《汞公约》或《水俣公约》)的缔约方,该公约于2013年1月19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通过,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汞排放。自2017年8月16日起,《汞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根据公约要求,绝大多数含汞产品的进出口已被严格禁止,这其中包括了普遍用于照明用途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添汞产品。因此,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必须警惕避免将被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的产品进行交易。此公约的批准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完成的,彰显了我国在减少汞使用及防止其环境污染方面的决心。


        根据《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公告》(2017年第38号)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和进出口《目录》中列出的含汞产品,但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的生产不在此限。具体被禁的产品包括:(一)含汞电池 (注意具体的含量标准)(二)含汞开关和继电器(三)含汞荧光灯(四)高压汞灯(五)含汞化妆品(六)农药、生物杀虫剂和局部抗菌剂(含汞)(七)气压计、湿度计、压力表、温度计和血压计等含汞非电子测量仪器。


        本国子目8539.3240所指的“汞蒸气灯”是一种通过汞放电产生汞蒸气来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设备。根据汞蒸气灯内部汞蒸气的压力不同,这类灯具可以分为低压汞灯、高压汞灯和超高压汞灯三种类型:低压汞灯在点燃时其内部汞蒸气压力小于一个大气压;高压汞灯工作时汞蒸气的压力范围为0.2到1兆帕;超高压汞灯的工作汞蒸气压则超过1兆帕。因此,对于分类编号8539.3240下的汞蒸气灯来说,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汞蒸气工作压力,属于高压汞灯类别。这意味着与低压汞灯相比,它能够在更高的压力下工作,从而产生不同的光照效果和应用场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关的商品编码中需要区分这些不同类型,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存在差异。本案中所涉及的8539324010为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系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对于大多数按照国家标准制造且未被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七批)》及《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第六批)》(商务部联合公告〔2020〕73 号)的产品来说,它们通常符合相应的汞含量限制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前,应详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生产工艺以及标准,确保所选产品符合国家对汞含量的限制规定,并准确选择对应的商品编码完成报关手续。



上海峰京律师事务所
张严锋 商量




如需咨询海关法律问题,请填写下方表单,我们将在24小时内书面回复至您邮箱。

沪ICP备11024743号-5 昕搜营销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895号